“四周前,新冠病毒变异株B.1.1.7感染病例约占总病例(接受基因测序者)的1%~4%,而目前该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0%~40%。”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研究与政策中心主任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Michael Osterholm)在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中表示,美国新冠疫情实际上处于关键时刻,预计接下来的6到14周,源自于英国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7将再次造成病例激增现象。
根据PANGO lineages数据统计,目前已经有90多个国家发现了这种变异株。2020年12月30日,上海疾控中心首次报告我国出现输入型B.1.1.7变异毒株。据健康时报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四地曾报告出现B.1.1.7变异株,均为境外输入。
B.1.1.7序列计数图。即显示每个国家变体序列记录数量的地图,序列较多的国家以较深的颜色显示。图自PANGO lineages
尽管美国有多种病毒变体在传播,但专家们特别关注高度传染性的B.1.1.7变种的危险性。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就曾预测B.1.1.7毒株或会带来“大麻烦”。美疾控中心在当地时间1月15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今年3月,变异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美国传染源的主要毒株。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员表示,根据模型预测,该变异病毒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快速增长”。
B.1.1.7新冠变异毒株最早于英国发现,2020年12月中旬,英国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该变异毒株。已有研究表明,该变异毒株的传播力显著增强,比目前流行的主要毒株高出50%以上。
日本国立长崎大学药学部病毒学专家北里海雄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变异株B.1.1.7主要是病毒S蛋白的N501Y变异株,这个突变导致病毒S蛋白与细胞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增加,进而增强了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导致病毒的传染性增加了70%。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北京疾控中心公众号在1月20日在发文表示,目前国际上的监测和研究发现,这些变异病毒的传播能力确实有所增强,传播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并在一些地区成为传播的主导病毒。但尚未发现这些变异引起病毒致病力和毒力(疾病的严重性)发生改变,也未发现病毒的抗原性发生明显改变。
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这些变异病毒传播得更容易,防控的难度也会相应加大。但现在看来,这些变异的病毒并未导致疾病的临床特征发生改变,也未增加严重疾病发生的比例。实验室研究还表明,这些变异病毒尚未使得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建立的人体免疫受到明显影响。也就是说,疫苗目前依旧有效。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也曾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致病力弱、传染性强的病毒株会越来越流行,所以,新冠病毒未来可能也会像流感病毒那样,传染性强但很温和。将来,打疫苗的人多了,那么,对疫苗敏感的这些病毒株就传播不出去了,而对疫苗无效的病毒可能就会越来越多,并更容易扩散出去,到时候就需要调整新冠疫苗了。”